富邦董娘升格阿嬤,持續推動兒童事業
30多年來,陳藹玲投身兒少教育與影視內容推動,為台灣孩子打造自製IP宇宙。她不僅是慈善推手,更是溫柔的改革者,盼以「虎姑婆」展覽為起點,守護下一代的想像力與韌性。 文/廖君雅 養莊,我們希望能加入其中,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與大家共同守護家庭。」6月中旬,《虎姑婆和他的朋友》展覽開幕,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感性致詞。 她與丈夫、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並肩現身,兩人一同與賓客玩起康樂遊戲。蔡明忠一看到造型奇巧的雞蛋糕,竟雀躍不已、轉身品嘗,童心未泯的模樣,與首富形象形成強烈反差。陳藹玲笑說,兩個孫子也很喜歡這場展覽,「玩得非常開心」。

關立衡 攝 陳藹玲 出生/1961年 現職/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、亞太堅韌 研究基金會董事、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理事 經歷/台視新聞主播、《Career就業情報》發行人
不當富太太,一心為孩子拚 外界熟悉的陳藹玲,從來不是「富太太」或「貴婦」這類身分。結婚前,她是獎項傍身的專業主播,婚後她投入夫家集團的慈善基金會,35年前轉到新成立的文教基金會,白天奔波於青少年和兒少媒體素養工作,夜晚則忙於育兒教子。 12年前,陳藹玲以「俠女」姿態投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,挑戰能源政策,讓外界對她再度改觀;三年前聯盟正式更名為「媽媽氣候行動聯盟」,期待能更全面的推動永續;七年前,她又從零開始,推動兒少原創影視內容孵育計畫,培養人才,為台灣孩子開拓新天地。 2009年,她獲國際兒少電影工作者協會(CIFEJ)終身成就獎;2021年,再獲文化部「文協獎章」,肯定其守護文化藝術的貢獻。 8月上旬一個午後,來到陳藹玲的辦公室,她一身輕便俐落的打扮,隨和又熟練地招呼訪客。一旁同事笑道,因為歡迎孩子放學後來此寫功課,陳藹玲總是叮嚀著要擺滿零食,而大家也親暱地稱她「陳小姐」或Irene。 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冷彬觀察,陳藹玲升格阿嬤後,性格更柔軟、開朗。就連她自己都說,常被孫子「小大人」式的童言童語逗得又氣又笑。 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,陳藹玲不忘拚搏她掛心的兒童事業。2024年,富邦文教基金會孵育的三檔節目《悄悄話:對手的秘密》《登山總動員》《海洋日記》齊登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展,《登山總動員》更奪下全球首獎,豎立國際里程碑,令團隊士氣大為振奮,但她難掩憂心。 台灣兒少內容的困境早有數據為證:自製比例僅8%,比古巴、阿富汗都低。電視台鮮少播出兒童節目,孩子自小接觸的《汪汪隊》《妙妙犬布麗Bluey》等動畫都來自國外,內容展現強烈的異國文化。 「台灣的孩子就只能看外國IP嗎?當然不行。」陳藹玲指出,台灣公部門補助政策長期都是「零星、小比例的支持」,難以支撐產業鏈。她指出,年輕創作者雖在孵育計畫中嶄露才華,卻缺乏有能見度且持續的舞台。 「我們需要的是健康的市場循環,吸引更多的資金和人才投入,」冷彬補充。 瀚草文創董事長湯昇榮更直言,台灣的兒少市場幾乎是一潭死水。若沒有人領頭,市場永遠停留在哥哥、姊姊跳舞的節目。
IP布局,打造台灣孩子宇宙 多年來合作孵育計畫的湯昇榮肯定陳藹玲的勇氣和魄力:「Irene姐不只出錢,更親自參與細節,為團隊撐起後盾,就像是個悉心養育孩子的母親。」 2024年台灣團隊在慕尼黑勇奪最大獎,「十年前不敢想的奇蹟,如今真的發生了。」他表示,國外經驗證明後續商業能量相當可觀,台灣只是斷裂太久,希望陳藹玲的投入可為台灣擘建本土兒童影音自製的生態系。 《虎姑婆和他的朋友》展覽自夏季開幕,已吸引超過兩萬人次,甚至需要限制人流來維持品質。對陳藹玲而言,這不僅是一場展覽,更是台灣IP布局的起點。 《虎姑婆和他的朋友》靈感來自基金會五年間在全台舉辦「說自己的故事」工作坊,孩子分享自己的害怕或煩惱:第一次上學、獨自睡覺、比賽前緊張。最後選定「虎姑婆」角色,賦予她不安與孤獨的新意涵,鼓勵孩子理解恐懼,不要覺得孤單。 虎姑婆化身溫柔的「兩千歲阿姨」,由陶晶瑩詮釋,又找來黃韻玲、徐若瑄、品冠等知名歌手跨界合作,打造融合古典、爵士、抒情等風格的金曲。不過冷彬透露,製作過程困難重重:音樂錄製堅持由小朋友配唱,練習八個月才完成;舞台劇裡,角色必須是兒童出演,而非成人,「孩子」的力量才最直接。 再延伸到沉浸式展覽,由三金策展人王宗欣打造360度投影空間,最終呈現如遊樂場般的體驗,都是為了跳脫兒少內容框架,更貼近國際IP的市場規格。籌備展覽時,投影機原本計畫自日本空運來台。陳藹玲得知後立刻牽線台達電,採用台灣製造的無縫融接技術,不僅省經費,更打造出完美的360度沉浸式投影環境,展現台灣軟硬實力。 展覽中,陳藹玲最推薦的「自由探索遊戲區」,提供紙箱、泡棉棒、草皮、木橋等素材,鼓勵孩子自由創造。靈感來自日本富士幼稚園及PlayMuseum,孩子需要學會面對風險,而非被過度保護。 「現在的孩子有3C和很多玩具,但若只是接觸這些,孩子會慢慢忘記無中生有的創造力和想像力。」她回憶,童年時自己用紙剪娃娃玩遊戲、跟弟弟們還有鄰居小孩就地取材扮家家酒,沒有什麼玩具一樣玩得開心。

▲陳藹玲(中)和丈夫蔡明忠(右)親自為展覽造勢,玩得不亦樂乎。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提供
串起兒少影視生態圈 陳藹玲說,展覽雖為孩子設計,但大人若心懷童心,也能在此獲得慰藉。重點不是拍照打卡,而是希望在這裡重現一個沒有束縛的遊戲環境,讓孩子自在表達情緒,培養心理韌性。 開展後,不少家庭多次回訪,甚至買票多次進場。冷彬說,團隊正為《虎姑婆》累積完整世界觀,陸續推動繪本、商品與授權合作,打造完整IP生態系。目標是三年先立足台灣,未來模組化輸出海外,效法日本展演品牌TeamLab模式,先立足台灣,再走向華語市場與東南亞。 陳藹玲清楚,少子化趨勢不可逆,但正因如此,每一個孩子都更珍貴,「我們希望孩子不只健康快樂,更有韌性去面對未來的挑戰。」她感慨,如今父母承受的挑戰前所未有:戰爭威脅、AI浪潮、氣候變遷⋯⋯,這些議題都不在天邊,而是近在眼前。 「一定要把credit(榮譽)給大董(蔡明忠),他也認同這個理念而且非常支持。」不忘把榮耀歸於丈夫的陳藹玲,從媒體素養到影像教育,再到兒少自製節目,30多年來串起台灣兒少影視生態圈。她的堅持不打折扣也從不打烊,是一場又一場任重道遠、持續前行的「溫柔革命」。
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
富邦董娘陳藹玲「施魔法」把《虎姑婆》變溫柔
遠見雜誌
2025/9月 第471期
相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