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治天皇推動維新,各項新風新貌新潮新派順勢輸入日本。百年過後,維新成了懷舊,復古反而時尚。曾經位居前線的神戶,則在懷舊復古的推波助瀾下,再次理出屬於自己的定位。 村上春樹曾經提及,與他同時(約莫一九七〇年代初期,時值大阪舉行萬國博覽會)前往東京就學的鄉間青年,往往震懾於首都圈子的多元紛呈、斑斕陸離。畢竟,日本民性相對封閉,非得「進京趕考」否則難有機會接軌國際社會。然而,面對琳瑯滿目的西裝長裙、爵士搖滾、卡通動漫、珈琲喫茶,村上春樹顯然老神在在──誰教他就讀神戶高中呢!誰教早在一八六八年,神戶就已經「神戶洞開」了呢!
神社封的人家,政府開的門戶 自江戶時代頒布海禁(1633-1853)伊始,日本陷入長達兩百餘年的經濟、智識、文化皆「自給自足」的狀態,除卻零星幾個破例允准的區域。如此情況直到鴉片戰爭一役清廷戰敗,日本眼見「南蠻」(以及南蠻以外的歐美)勢力顯然不可同日而語,兼之黑船事件(注)致使德川政權受迫簽定《日美和親條約》,則事已至此,不得不連帶開放關西地區的兵庫津經營國際貿易──而兵庫津,正是後來所謂神戶港。 兵庫縣神戶市,從鎌倉時代的國內第一大港,到甲午戰後的東亞第一大港,儘管中途幾番開放又封閉、封閉又開放,不變的是它的門戶地位。即便鎖國時期,幕府仍舊特准與明清兩朝的商船往來,因此可以說,早在一八六八神戶洞開以前,此地早已開始「西進」政策,只是此西非彼西,指的是日本以西的中華文明。 不過你知道嗎?神戶的鼎鼎大名並不因為它是門戶,而是源自當地生田神社,神社周邊聚落就叫作「神封戶」呢!如此歪打正著成為神戶,也像冥冥注定。
來自異國的異人們 日美和親條例一開,使得西方勢力開始滲透,洋行洋房洋食洋服成了神戶理所當然的戀之風景。然而不妨試想:海禁政策由來已久,加上工業革命以前交通著實不便,位於遠東的日本近乎遺世獨立,難有機會目睹金髮碧眼的高加索人。在和洋雜處成為理所當然以前,自然經過一段磨合時期。如果說,來自中國的商人即便語言不同,至少髮色膚色近似,那麼對於這群相貌聲線軀幹四肢處處異於東方的異族,神戶市民給了他們一個名字:異人。 一如香港、青島、馬六甲、新加坡等等殖民領地,異人們帶來歐美行之有年的住商分離城市規劃,神戶同樣,靠海一側劃作商用,靠山一側用作住宅,以致今日神戶市區大抵以三宮車站為界,南區多是鋼骨水泥砌成的辦公空間,北野多是木造煉瓦搭就的低層民居,前者稱為居留地,後者稱為異人館,二者共同成為旅讀關西不可錯漏的老派約會景點。
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自三宮車站一路向北,地勢愈走愈險,北野坂甚至使人有了走在中山北路七段的錯覺,左右街區少了高樓、多了窄巷,然而交通絲毫不見侷促,因為道路規劃比起城區明顯周整且綠意盎然。我不免心想:「這裡就是外籍人士理想的居住環境啊!」遠離市聲、遠離買賣、遠離工作,像是台北天母、像是中環半山。即便現今政府將鄰近幾個異人館一次打包,串連而成一條古蹟巡禮路線,白天遊人始終如織,依舊不改原住居民的歲月靜好。 曾經,北野區內遍布三百間大小不一的異人住宅,主人漂洋過海赴日就任,多數身居要職,能有餘裕聘請專人設計房舍,個個美輪美奐。乃至整個社區的行人/行車比例、私宅/公園比例皆經過巧妙安置。目前僅存的三十餘間,有的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,有的登錄為日本文化財轉租私人企業,比如星巴克神戶北野異人館店。店內保留舊有結構,可以選擇在餐廳、在書房、在起居室等不同空間享用咖啡,木製樓梯踩踏起來咿啞作響,那是神戶胸腔發出的聲音。
最美居留地,至今依舊最美 另一邊廂,三宮車站一路向南,百貨店肆、辦公商廈林立,彷彿過去居留地的延伸。舊居留地作為專有名詞,大阪、長崎、橫濱、函館其實都有若干洋房遺跡遺留,獨獨神戶享有「東洋最美居留地」的美譽。到底神戶不單零星幾棟建築保存完善,包括異人的住商分離布局、公共休閒配套等觀念也一併保存下來,使得百年過後的現在,縱然新的建物一生再生、新的潮流一來再來,舊居留地的生活慣性似乎不曾變過。 比如上述提及,神戶的「西進」不只西方,其實同時受到中華文化影響(北野異人館群就有一間舊中國領事館),自然少不了華人居民聚落。可是清廷與日本並未簽訂任何官方契約,也就沒有所謂居留不居留的問題。當地華人於是在居留地的邊上另起爐灶,逐步發展成為後來的南京町,以及以南京町為核心分支開去的澳門街、珠海街、中山街、九龍街與長春街。百年前的華人與異人如此劃分勢力範圍,百年後的中華料理與歐風料理同樣如此劃分。
Let’s be KOBE! 正是這樣,神戶猶如日本縮影,東取一些西取一些,消化成為任誰也模仿不來的那些。同樣居留地的老洋房們,商船三井大樓、渣打大樓幾乎修舊如舊;海岸大樓、橫濱正金銀行則是挪作他用;更有三井物產、卅八番館結合新造建築,融合出嶄新的街景。以觀光而言,神戶儘管長期活在大阪京都光芒之下;以氣概而言,神戶早已活成神戶的樣子。 走筆至此/走路至此,不難想像,何以村上春樹那位「僧侶家族出身、京都大學就學、日本語文專業」的父親,最終沒能撼動孩子追隨自己的腳步,讀古文、寫俳句。村上春樹反倒迷洋文、聽爵士、吃漢堡,屢屢寫出不合傳統語法的句子,終而締造全球三千萬冊的銷售奇蹟──誰教他就讀神戶高中呢!誰教早在一八六八年,神戶就已經「神戶洞開」了呢!
注:一八五三及一八五四年,美國海軍將領培里兩度率船駛入江戶,遞交美國總統國書,帶給日方莫大壓力。由於美籍船隻塗上黑色柏油用以防鏽,日人稱之黑船事件。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
明治.神戶. Be KOBE !
《旅讀》
2025/7月 第161期
相關